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置改革。
新时代以来,我国不断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明显提高。但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亟需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化水平,特别是加快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供应,才能更好激活基层人民群众文化主体性,让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文化活动,充分享受文化滋养,共同增强文化力量。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文化强盛是现代化的显著标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代化水平和质效是文化现代化的重要体现。聚焦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尺度和重要举措。在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部署中,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既是目标任务,也是实践抓手。面对基层特别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结构性短板、滞后性弱项以及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加大对文化技术、文化服务、文化产品、文化人才、文化设施、文化保障等一系列优质文化资源的输入需求十分迫切,亟待深化优质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通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各个环节,破除壁垒障碍,让优质文化资源在基层得到充分涌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新需要和新期待,推动实现均衡性更足、可及性更强的共同富裕。这不仅有利于缩减文化水平差距,而且有利于优化基层文化利益格局,还能更好发挥思想引领作用,推动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合力。
着重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
围绕“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战略部署和“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改革举措,坚持系统谋划,注重供需对口,着重在文化服务供给和文化产品供给两方面精准施策、持续发力、提质增效,为广大基层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一方面,拓展优化基层文化空间,打造“一刻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整合利用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基层社区活动室、剧场闲时排练室等场地空间,加大对综合性图书馆、便民文化馆、楼下文化活动室、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等文化场所集群的建设和使用,让大众的爱好培养、情操陶冶、才艺展示、艺术鉴赏、环境体验、资源共享、餐饮休闲、娱乐消遣等功能性需求得到满足。依托文化惠民工程,推广“订单式”“菜单式”“预约式”服务等,引导和吸引省内外文化艺术类院校在职教师、退休教师、文化事业单位专业人才、各类社会组织文化艺术类从业人员等,积极投身基层文化教育培训兼职工作,支付适当兼职报酬,鼓励通过公益性、义务性服务方式兼职。同时,以此作为孵化文化艺术类人才的途径和平台,为职业院校文化艺术类在读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创建实践窗口,支付补贴性实习报酬。另一方面,归列国家优质文化产品目录清单,把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文化产品选列出来,分阶段、分批次、分领域地推进送戏、送书、送电影下乡等项目,开展国家级奖项文艺作品、优秀文化遗产、戏曲舞蹈绘画乐器演奏等高雅艺术在基层巡演巡展。促进当代文化精品网络传播,宣传推广优秀网络作品进基层。开办民族语言频率频道,提高民族语言节目译制、制作、播映和传输覆盖能力,继续实施民族新闻出版“东风工程”,加强民族文字及双语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和民族语言文艺作品的创作和推广。
更好激活基层人民群众文化主体性
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与基层群众“直接对接”,与基层社会“无缝衔接”,不仅是解决基层优质文化资源匮乏的有效途径,还是激活基层人民群众文化主体性的有效保障。我国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在文化领域取得的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凝结着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劳汗水和勤劳智慧,他们都是文化生产的创造者和实践者,同时也应当是文化成果的共享者。文化繁荣发展及其成果共享,应充分体现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当诸如信息文化、数字文化、智能文化、文化新业态、文化新产品、文化新空间等越来越多的优质文化资源不断生成出现时,基层人民群众应积极参与,自觉成为文化强国建设的参与者和贡献者。加快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促使基层人民群众进一步提升文化主体性,激发吸纳、利用、转化优质文化资源的内生动力,克服“等靠要”依赖心理,避免“庸懒散”被动模式,特别是部分地区要积极挖掘、充分开发、整合利用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充实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实现优质文化资源“外送”与“内用”的同向发力、双向增效。
(作者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 刘雪璟)
来源/作者:云南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