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云南已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们回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建设历程,对云南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对鼓舞斗志接续奋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有着重要的激励与鞭策作用。彩云之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首壮美的史诗,值得浓墨重彩进行书写。
这是旗帜引领的伟大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五个着力”和“四个突出特点”的重要指示,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这是百年复兴路上的关键一步
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我们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期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我们党确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这是跨越千年的伟大历史奇迹
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850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标志着困扰云南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得到解决。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族脱贫,这是继“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实现了从贫困落后迈入全面小康的第二个“千年跨越”。
如今的七彩云南,全面小康已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向往之地。经济总量迈上2万亿元台阶,鲜切花生产面积和产量位居全球第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位居全国排名第二,千亿级数字经济产业逐浪启航……数字背后,是云南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民生补短板实现历史性突破的奋斗历程,是4700多万云南人民梦寐以求的生活状态。
闯出一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路子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由于自然、历史等因素,长期处于欠发达状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云南最大的不足,加快发展是云南最大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指出,“像云南这样发展滞后矛盾比较突出的地区,在保证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速度上可以也可能适当快一些”。破解欠发达之困,唯有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推动新发展理念落地落实,才能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越是欠发达,越要打破常规、赶超跨越。面对产业层次偏低、产业链条短、产品处于价值链低端,发展动力不足的现实困境,怎么办?在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过程中,我们着力破除与之不相适应的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打破发展常规,发挥后发优势,跳出中低端,直接进入高端行列,建立新优势、抢占新市场的发展思路。“跳起来摘桃子”,难就难在既要保持中高速发展,同时又要追求高质量发展。
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大变局,总有一些欠发达地区抓住机遇,实现后来居上、跨越发展。2015年以来,我们拿出“滚石上山”的精气神,推动云南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从起步开始就以发展的高质量助推弯道超车。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45万亿元,在全国的排位从2015年的第23位跃升到第18位。其中,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0%以上,非烟工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从66.2%提高到75.3%,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47.2%。工业增长“一烟独大”的格局发生根本性改变,工业经济结构转变为烟草和能源两大支柱产业双驱动。这些年来,我们一直遵循着这样的发展逻辑:坚持供给侧结构改革主线,做大经济总量、做优经济质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越是欠发达,越要转变方式、创新驱动。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上来,决不能回到老套路、老做法、老模式上去”。云南作为欠发达地区,传统的“跟跑”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我们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机遇,拥抱数字化、大胆应用数字化,转变发展方式和动力,实现换道超车、跨越发展。展开一系列探索试验,启用全国首个省级区块链商品溯源“孔雀码”,开出全国第一张区块链电子冠名发票,“一部手机游云南”“一部手机办事通”“一部手机云品荟”建设持续发力……在数字经济发展中不断发出“云南声音”。
在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关键时期,我们把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同立足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有机统一起来,牵住创新驱动这个“牛鼻子”,积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新动能发展壮大、传统动能焕发生机。这些年来,云南围绕发展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旅游文化、信息等八大重点产业、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建设“数字云南”、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扶贫等,开展技术创新,累计突破重大核心关键技术800余项,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新产品540余个,科技创新助力全省产业结构实现历史性转变。同时,积极布局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五链”,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越是欠发达,越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以前,云南农业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协调,就业、教育、文化、医疗、居住、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不少。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机制,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在多年形成的“做强滇中、搞活沿边、联动廊带、多点支撑、双向开放”的发展布局和生产力布局基础上,我们细化了“一核一圈两廊三带六群”的发展思路,出台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越是欠发达,越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聚焦“产”“城”“人”要害短板,迎难而上、精准施策,不断推动人口、产业、资源合理分布和集聚,力争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加快达到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云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比2010年提高14.8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从2015年的3.2∶1下降到2020年的2.92∶1。这“一升一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各族人民,增强了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我们坚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指引云南发展的“指挥棒”,抓住和用好各种发展机遇,不断做大经济总量、做优经济质量,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创新驱动势头强劲,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不断增强,闯出了一条通向全面小康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路子。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我们以“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的使命感,以“群众不富、寝食难安”的责任感,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尽锐出战、攻坚克难、共同奋斗,取得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吹响脱贫攻坚“大决战”冲锋号。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性、体系性、综合性的重大工程,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同应对,发挥制度体制性优势。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高度,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形成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我们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一切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脱贫攻坚,坚持五级书记抓扶贫、党政同责促攻坚,实行省、市、县、乡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双组长”负责制,推动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
同心奏响脱贫攻坚“大合唱”。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在脱贫攻坚中得到最直接最充分的体现。中央投入云南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达557亿元,增幅和总量均居全国第一;293家省级和中央驻滇单位、1.5万个州(市)、县(市、区)单位挂包贫困县、贫困村,75万名干部与贫困户结亲;出台300多个省级政策文件……正是有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委、中央定点扶贫单位、中央企业及上海市、广东省的大力支持,以及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云南的脱贫攻坚才取得今天的胜利。
坚持用好精准方略“金钥匙”。集边疆、民族、贫困、山区等问题于一体的云南,是全国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云南就有4个;全省129个县(市、区)中,国家级贫困县有88个,数量位列全国第一;2012年底,全省贫困人口超过880万人,贫困发生率超过20%,云南脱贫攻坚的特殊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在全国罕见。
拿出绣花功夫靶向施策。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要求,探索形成“六清”“六定”精准扶贫机制,推动扶贫路径由大水漫灌转为精准滴灌,资源使用方式由多头分散转为统筹集中,扶贫模式由偏重“输血”转为注重“造血”,做好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富民产业,推动扶贫产业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168万户,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与之建立利益联结;实施云南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易地扶贫搬迁,建成2832个集中安置点、19个万人以上集中安置区,150万人搬入新家园;着力打好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硬仗,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到95%,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全覆盖,实施贫困危房改造98万户……现代产业取代了刀耕火种,电商走进边疆山寨,许多贫困村有了自己的大学生,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思想观念落后的状况发生了深刻改变。
坚决啃下深度贫困这块“硬骨头”。云南曾有27个深度贫困县、3539个深度贫困村,其中属于“三区三州”的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有7个县。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较为集中,自然条件极端恶劣,自我发展能力较弱。我们把消除深度贫困摆在脱贫攻坚的突出位置,采取资源保障优先、基础设施优先、基本公共服务优先、产业扶贫优先、就业保障优先“五个优先”硬措施,解决出行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问题,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为我们与贫困作斗争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位于横断山区高山峡谷深处的独龙江乡,是独龙族的主要聚居地。独龙族几乎包罗了人类贫困史上所有的贫困现象。登山不以艰险止,必臻峻岭勇向前。各级党委、政府因地制宜,为其摸清贫困之根、号准贫困之脉、开准脱贫之方,打响深度贫困“歼灭战”。如今的独龙江乡,路通了、灯亮了、房子牢了、产业强了、环境靓了、保障足了、百姓笑了,“贫困孤岛”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给独龙族乡亲回信,勉励大家“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在脱贫攻坚任务已经完成的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我们的使命就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我们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新的历史方位和形势任务,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举全省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开启新征程、开局“十四五”奠定坚实基础。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务虚功、不图虚名,才能真正创造出造福人民、无愧时代的业绩。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
各民族团结携手迈入全面小康,是14亿人民的共同心愿。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交给云南一项沉甸甸的政治任务。我们站在全国、全省工作大局和战略高度,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作为基础性事业来抓,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符合云南实际的民族团结进步新路子,努力使云南成为我国民族政策实践与展示的重要窗口。
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千村万寨一个太阳照”。60多年来,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郑家庄村,汉、白、藏、傣、纳西、傈僳、彝7个民族125户群众和睦相处,亲如一家;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一直矗立在祖国西南边疆,矗立在全省各族人民心中,成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精神象征……云南各民族之所以多元集为一体,源自我们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旋律。我们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做到职能职责向主线优化、工作措施向主线发力、人员力量向主线加强。坚持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和社会教育全过程,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村)、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等“十进”活动,切实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意识融入各族人民的精神血脉之中。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俯瞰沧源佤族自治县万绿丛中点点红,那是“佤山幸福工程”的红瓦顶。在幸福家园里,“阿佤人民唱新歌”唱出了新内涵。自信的精神,建立在物质文化发展的基础之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双融双促”助脱贫,实施3轮示范区建设“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兴边富民固边疆,建设30个“基础牢、产业旺、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边境小康示范村;打牢基础补短板,4个民族自治州进入高铁时代,民族地区所有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邮、通硬化路,“峰际连天、飞鸟不通”的山村打通了发展通道;文化交流促团结,大力实施民族文化精品工程项目、推进边境文化长廊建设等,使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过程成为各民族相知、相亲、相惜的过程,促进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我们把民族地区发展融入全省发展大棋局中,把政府推动发展同吸引群众参与发展统一起来,把生产条件改善同生活条件改善统一起来,把生产和发展教育文化事业统一起来,最大限度调动各族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实现了“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转变。
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云南民族问题、边境问题、贫困问题相互交织,做好民族工作意义重大。这些年来,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发展、脱贫攻坚等全局性工作规划同部署、同推进,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各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通力合作”的示范区建设格局。“不抓民族工作的领导干部不称职,抓不好民族工作的领导干部也不称职”,这是云南各级领导干部的强烈共识。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边。这些年来,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高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大力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用法治手段处理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让法治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信仰。顺应我国民族人口分布呈现出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推进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与西部5个省(区)建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跨区域协作机制。深入开展扫黑除恶行动,着力破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健全巩固党政军警民强边固边工作机制,完善社会治安、新冠肺炎疫情等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
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当前,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为国家守好国门,为各族人民谋幸福,奋力谱写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篇章!
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都叮嘱我们“生态环境是云南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的宝贵财富,一定要世世代代保护好”“守护好七彩云南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良田沃土”。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到具体工作之中,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在云岭大地落地生效。
生态安全关系国家总体安全。我们把生态安全作为“国之大者”扛在肩上,牢记心中,深刻认识云南在国家生态安全战略和国际生态安全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坚决扛起筑牢国家西南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做到对党、对历史和对人民负责。比如,发挥规划引领管控的作用,将国土面积的30.90%划定为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形成“三屏两带”基本格局,生态保护系统更加完善;出台《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开创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的先河,云南生物多样性相关指标位居全国第一,cop15会议落户昆明……这些举措提升了云南“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花园”的影响力。
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过去一个时期,云南一些地方因为过度开发和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赖以生存的生态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重点领域环境防治难度增大。“生态环境保护是发展的前提,如果保护不好发展就是空话,就会断了子孙后路”。我们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以防控生态环境风险为底线,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九湖保护治理等“8个标志性战役”,让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更有获得感。2012年以来,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一直在98%以上;九大高原湖泊劣v类水体数量由2015年的4个减少为1个,滇池水质为30年来最好水平;全省90%以上的典型生态系统和85%以上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注重把集中整治与建立监管长效机制结合起来,从单一制度出台转向制度体系构建,生态补偿、河(湖)长制、农田水利改革、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生物多样性保护、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一批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突破性、标志性的制度相继建立,用“长牙齿”的硬措施,促进制度力量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
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我们深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是云南的宝贵财富和突出优势。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丽江市华坪县,煤炭生产一度占全县工业总产值70%以上。粗放发展,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矿渣堆积、空气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全县淘汰落后产能,引进芒果产业这一绿色新“动能”,曾经的主要煤产区变成了全球最大的芒果种植园。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色能源跃居全省第一大支柱产业,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42%,居全国首位;云南特色农产品畅销全国150多个大中城市、境外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半山酒店”……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产生了较好的综合生态效益,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
绿色,是云南发展的底色,也是云南发展的潜力所在。当好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就要带头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以大开放促进云南大发展
云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历程中,最鲜活的经验就是改革创新,最强劲的动力就是扩大开放。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这是党中央着眼于新的时代背景和全国战略布局,赋予云南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更重的角色定位和更大的使命担当。
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云南背靠14亿人口的国内大市场,面向23亿人口的南亚东南亚大市场,发展机遇很多,我们必须树立与开放要求相适应的国家意识、全球视野,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重大战略。近年来,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政策在云南交汇叠加,云南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开放优势更加凸显。我们深入研究分析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定位,把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有机衔接起来,努力把云南建设成为强大的国内市场与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之间的战略纽带、“大循环、双循环”的重要支撑。
打开山门拥抱世界。从“西南门户”到“辐射中心”,从简陋的边贸“草皮街”到中国—南亚博览会;从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深化合作到主动参与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从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的重大机遇,到提出成为部分领域先进制造节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载地、要素循环重要节点、国内国际深化合作的桥梁纽带,打开山门构建国内国际两个大市场,抓住重要机遇“窗口期”融入发展大战略,展现云南将开放之路越走越宽的气魄与担当,不断增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大,云南建立的双边合作机制实现澜湄5国全覆盖,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缔结友城46对。云南积极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促进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让文化影响力与经济影响力相得益彰。我们不断深化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在人文、科技、体育、旅游等领域的广泛合作,代表国家实施了一批减贫增收、灾害救济等国计民生项目,搭建民心相通的“连心桥”。云南广播电视节目在老挝、柬埔寨等国成功落地,云南主办的外宣期刊进入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主要城市和主流社会。我们连续多年在缅甸、老挝等国开展“光明行”“爱心行”活动,与周边国家建立了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近年来,云南与周边国家交流合作的政治基础和民意基础更加稳固,服务国家外交大局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锲而不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党的领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我们紧跟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步伐,以钉钉子精神把管党治党要求落实落细,以“永远在路上”的姿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夯实我们党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促进全省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持续向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证。党的领导始终是我们无惧艰难险阻、战胜一切挑战的主心骨、定盘星。进入新阶段,我们要战胜各种风险挑战,赢得各项事业新胜利,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忠诚核心、信赖核心、维护核心。在当前的党史学习教育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检视初心、滋养初心,不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坚持好干部标准,大力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第一线考察识别、培养锻炼干部,选树推出杨善洲、高德荣、朱有勇、杜富国、张桂梅等先进典型,激励新时代干部担当作为,把党和人民的事业长长久久推进下去。
以刮骨疗毒的气魄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全省上下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把“两个维护”落实在强化政治监督上,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保障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实施。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聚焦突出问题、紧盯关键环节,不断巩固拓展整治“四风”成果,为推动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作风保证。坚持“三不”一体推进深化腐败治理,坚决肃清白恩培、秦光荣、仇和等余毒流毒影响,全面矫正各种乱象,着力构建常态长效的监督机制,涵养积极健康的政治文化。
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少数”要做关键表率。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须莫忘前车之鉴,严于律己,正确认识使命、正确认识组织、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责任、自觉主动接受监督、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百年奋斗春华秋实。历史已经翻开新的一页。新发展阶段使命重大,新征程路上前景美好,云南站上了可以大有作为、为全国大局作出更大贡献的新起点。时间不等人!机遇不等人!发展不等人!只要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实践,就一定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云南贡献!
(执笔:杨正权 马强 刘稳权 张建富)